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光伏 > 正文

美国加州电网不再“白干活”,户用光伏遇冷

2023-05-08 11:44:09   生成海报 收藏
加州太阳能新政生效,户用光伏配套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 / 蔡译萱

来源 / 南方能源观察

2023年4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新政NEM(Net Energy Metering)3.0正式生效,新政将大幅削减对加州屋顶光伏业主余电上网的补偿。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太阳能用户发电,加州的NEM政策允许户用光伏余电上网。1996年,加州实施了NEM1.0政策,以净计量模式作为太阳能用户与加州电力公司结算的标准。20年后,加州近60万用户安装了太阳能。

在达到电力公司设定的新增户用光伏装机目标后,2016—2017年,加州将净计量电价政策进行了调整,即NEM2.0版本。这一时期,加州屋顶光伏用户每月需要支付的电费等于零售电价与本月使用电量和余电上网电量之差的乘积【最终电费=零售电费✖(本月使用电量-多余上网电量)】,也就是说,余电上网电价约等于零售电价。短短6-7年内,加州新增太阳能用户接近100万户,到2023年初,达到164万户。

本次新政的核心变动则是用净计费模式取代净计量模式。这意味着加州户用光伏的余量上网电价不再等同于零售购电电价,用户向电网送电将以浮动上网电价的形式获得补偿。

整体来看,用户的平均上网电价将明显降低。加州太阳能与储能协会(CALSSA)预计,新政之下的户用光伏余量上网平均电价将从平均30美分/度降至8美分/度,降低近75%。

近两年加州电价高昂,加之太阳能投资回报率大大超过市场水平,是本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目前,加州的太阳能投资大约在6年内就能实现盈亏平衡,年投资回报率(IRR)接近20%。随着太阳能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原来的政策已不合时宜。NEM3.0实施后,预计将使太阳能投资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从目前的6年提高到9年左右(IRR约为12%)。

而随着投资回报周期拉长,户用屋顶光伏项目投资速度也将放慢。据CALSSA预测,2024年加州的户用屋顶光伏安装量预计将下降38%左右,并导致美国住宅太阳能市场萎缩3%。

不过,NEM 3.0将激励加州电池储能的发展,推动户用储能的配套安装。届时,用户可通过储能系统存储剩余的电量,并在价高时卖给电网。据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测算,屋顶光伏配置储能后,用户可将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8年左右。预计到2027年,加州的户用光伏配储能比例将从现在的11%增加到80%以上。

实际上,在NEM2.0政策下,电网免费帮助光伏用户“存储”了白天用不完的电。举个例子,假如某个光伏用户每年能发10000度电,白天用5000度电,晚上用剩下的5000度电;当用户没有自己的储能系统时,本来供夜间使用的5000度电将先“暂存”在电网中,晚上再用。从结算方式来看,用户存入多余的5000度电时,按30美分/度左右的市场价获得补偿,当用户晚上用电时,也将按市场价30美分/度结算支付。这相当于光伏用户免费享受了电网的储能作用。

总体来说,对比NEM2.0,加州户用光伏的余电上网电价将大幅降低,户用光伏项目的经济性整体有所削弱。但由于新政执行新的峰谷机制,峰谷电价差将进一步拉大,加州户用光伏配套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热搜一下 : 户用光伏 电价 光伏项目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3-05-08 11:44:09
    美国加州电网不再“白干活”,户用光伏遇冷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