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电力 > 正文

德国关闭所有核电站

2023-04-19 14:23:44   生成海报 收藏
59%的德国人反对关闭核电站,只有34%的人赞成。

作者 / 张一弛

来源 / 36氪

4月15日,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正式关停,为持续20多年的淘汰核能运动画上句号。

上个世纪,德国曾在核电站技术方面处在世界领先水平,1960年西德第一座核电站开始运行。受到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西德与法国一样,认识到脆弱的能源供应生态将带来危害,因此大力支持核电产业发展。

但在发展核电的同时,由于几次核事故,西德开始迎来了反核运动潮,德国主要政党之一绿党也在反核运动的催化下成立。

每一次大型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的反核情绪都更加高涨。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德国人对核电站恐惧达到顶峰,当地绝大多数政治家都开始强调,核能只是暂时的技术,并不是未来。

1998年绿党与社会民主党共同执政后,通过了多项逐步淘汰核电站的法案,并在2002年正式通过2022年完全关闭核电站的法律。

在当时,德国境内十九座核电站一年可产生1648亿千瓦时的电力,发电量排名全球第四,供应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用电量,减少了约16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后,在国内反核情绪再次高涨的情况下,德国议会以超过80%的超高得票率通过了新一轮反核提案,一口气关停了8座核电站,并限制剩余9座核电站需要在2022年结束前全部关停。

来源:CLEAN ENERGY WIRE,德国所有核电站退役时间
   

在德国全力淘汰核能的同时,邻国法国却对核能的态度若即若离。

2015年,法国虽然提出十年内需将核能发电占比从75%降低至50%,但仅两年后,就以会危害能源供应安全的理由放弃该计划,截至2021年,法国核能发电占比仍高达69%。

根据绿党的理念,德国将淘汰核能、煤炭等带来污染的能源,快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光能的发展。在绿党较为激进的政策影响下,根据AGEB数据,2022年德国国内可再生能源生产比例已达到55.6%。

但在国内可再生能源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德国约60%能源依靠进口,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可持续能源仅占17.2%,而矿物油和天然气占据了59%的消费量。

来源:AGEB,德国一次能源消耗来源占比,括号内为前一年占比
    

在长期依靠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后,俄乌战争的到来让德国面临能源危机,政府要求各方在能源消耗上开支节流,同时重启多座煤炭发电站,2022年一次能源消费中,褐煤与硬煤的占比都有不小幅度的提升,与绿党的长期理念算得上背道而驰。

在缺乏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来源的情况下,德国2022年通过将最后三座核电站推迟至今年4月退役的提案。然而今年度过冬天后,政府拒绝进一步推迟核电站退役,绿党给出的理由是,花费巨额资金维护老旧的核电站,不如将钱花到可持续能源转型当中。

能源成本上涨压力等现实因素让大量德国民众开始意识到立刻退役核电站不合理,根据ARD-DeutschlandTrend最新民意调查显示,59%的德国人反对关闭核电站,只有34%的人赞成。

对于绿党执意立即关闭核电站,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表示,关闭现存核电站而去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是错误的选择。在俄乌战争背景下,欧洲能源供应持续承压,德国仍贸然关停三座核电站,该决策将随时间流逝逐步体现对德国能源供需关系的影响。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热搜一下 : 德国 核电站 关闭核电站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3-04-19 14:23:44
    德国关闭所有核电站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