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蔚来李斌内部讲话:谈产品策略、自研电池手机、是否裁员、行业格局

2022-12-01 11:42:13   生成海报 收藏
李斌在讲话中提到,今年蔚来成立了很多战略新业务部门,同时在研发三个品牌的产品。

作者 / 吴丹若

来源 / 红星新闻

红星资本局11月30日获悉,蔚来汽车(HK:09866/NIO.US)董事长、CEO李斌日前在八周年内部讲话时,谈到了蔚来近期面临的疫情反复、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经济环境、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的压力以及团队组织扩张等六个方面的挑战。

“今年因为产品切换和外部环境的原因,增长稍稍缓慢了一些,但总体来讲还在我们的预期当中,总体表现‘按计划进行中’。”

对于行业的判断,李斌表示,2019年之前是“组队集训”阶段,2019年到2024年是“资格赛”阶段,2024年是“决赛”阶段。“从今年来讲,我们基本上已经在资格赛后期了,正在赢得决赛的资格,我们相信我们有参加决赛的资格了,今天我觉得可以这样说。”

图据蔚来
  

NT3平台核心技术全栈自研

大众品牌车型数量减半

早在2020年财报会议上,李斌就表示,“进入大众市场是蔚来的长期战略。”

除了高端品牌蔚来(NIO),代号阿尔卑斯的大众品牌将主打20万-30万元区间,基于NT3.0平台打造,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交付。萤火虫品牌将覆盖10万-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但它会错开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转去欧洲市场卖。

李斌在讲话中提到,今年蔚来成立了很多战略新业务部门,同时在研发三个品牌的产品。NT3第三代智能平台已经在开发,名字还没有正式宣布。相比NT2平台,NT3平台实现了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我们一直认为用NT2的车去欧洲,再下一代车去美国。”

目前蔚来整车产品比较多,每款产品的平均销量很少超过每个月5000台。对于这种产品策略,李斌表示,越高端的品牌,对个性化的要求更高。NIO的产品组合多,会满足这个价位区间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大众品牌阿尔卑斯会减少产品组合,车型数量只有NIO的一半,提高效率优先级。

不做电池赚不到钱

手机不做白不做

蔚来正围绕着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价值链进行底层能力建设,包括芯片、操作系统。此前蔚来还被曝正在自研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并计划量产这两种电池,供应蔚来(NIO)及子品牌阿尔卑斯。蔚来还是目前唯一一家自建手机团队的造车新势力。

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斌提到,除核心业务蔚来(NIO)品牌之外,蔚来预计明年将会对子品牌、电池、芯片、手机等相关业务投入30亿-40亿元,平均每季度近10亿元,在2023年四季度前不会停止投入新业务。

电池的产品研发、工艺设备投入、技术迭代成本都比较高,蔚来为什么自己做电池?

李斌的回答是“当然是因为赚钱”。今年蔚来30%、40%的成本在电池上,如果要做大众市场的品牌,不自己做电池不可能赚到钱,只是给电池厂打工。

他算了一笔账:大众市场汽车的电池成本占到40%,如果按照电池20%的毛利率计算,蔚来自己造电池就增加了8%的毛利率(40%*20%),再加上自研芯片就能多出10个点的毛利率。

“我们有很强的电池团队。不管是材料、电芯还是电池包、BMS,还是制造,我们都在进行全面投入,从去年开始围绕电池底层的能力来进行建设。”李斌表示,“长期来讲,我们希望70%自己做,30%外部做。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不做电池赚不到钱。” 他还提到,围绕下一代平台开发出来的电池有世界竞争力。

蔚来选择自己做手机业务,而且是自研,则是出于用户体验需要,以及考虑到蔚来可以做、能赚钱。

李斌解释称,手机和汽车互联的体验已经成为汽车体验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不做别人做了,以后就会成为无法弥补的短板”。从用户的接受度来看,他认为,用户买了蔚来几十万元的车,再买一个和车匹配特别好的手机,不是难做的决定。“我们是可以做的,可以定义出很好的需求,定义出很好的体验。零部件、芯片都是这些,不做白不做。”

现有3万员工轻易不裁员

自觉有决赛的资格

截至2021年末,蔚来汽车的员工总数增至15204人,今年蔚来的人员扩充了1倍,已有约3万人。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的员工总数从去年年末的1.19万人增长至今年年中的约1.5万人;小鹏汽车更是不增反减,员工总数从去年年末的13978人,降至今年年中的13955人。

蔚来并不打算裁员,而是希望提升体系化效率。

“和2019年相比,我们肯定是安全了很多,不用担心下个月的工资是否能发出来,至少一段时间内不用担心这件事。现在可能是整个宏观的、外部的、属于全行业的问题更多一些。”他表示,“只要能发出工资,轻易不干裁员这事”,“ 保持100%的人,完成150%的工作,这才应该是我们要干的事情。”

蔚来下一步的战略是观望、收缩还是激进?

李斌的回答是,“都不是,肯定不能观望,我们有什么资格观望?也没有可收缩的,不能再缩了。我们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前进。”

他解释称,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开始比拼体系竞争力。在李斌看来,汽车行业是马拉松,蔚来现在才跑了2、3千米,不能太在乎一个月、一个季度的得失,汽车行业不是赢者通吃的行业。“2024年、2025年这一代的车会决定将来的格局。2024、2025年以后,不管新公司还是老公司,再进这个市场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他认为,对蔚来而言,2019年之前是“组队集训”阶段,2019年到2024年是“资格赛”阶段,2024年是“决赛”阶段。“从今年来讲,我们基本已经在资格赛后期了,正在赢得决赛的资格,我们相信我们有参加决赛的资格了,今天我觉得可以这样说。”

哪些车企能笑到最后?李斌表示,“我觉得10多家应该活着,我想不出哪些家会被去掉。”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12-01 11:42:13
    蔚来李斌内部讲话:谈产品策略、自研电池手机、是否裁员、行业格局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