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储能 > 正文

容百科技挑战优美科专利失败,事关2.52亿赔偿,宁波中院再成焦点

2022-10-13 11:04:57   生成海报 收藏
如果真正比较下来,中国企业未来可能不得不面对优美科的专利。

作者 / 黄小莺

来源 / 企业专利观察

2022年10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尤米科尔公司、韩国尤米科尔有限公司(简称“优美科”)一件名为“具有优异的硬度强度的正电极材料”的发明专利ZL201580030857.0,经过无效审理后认定:维持专利权有效。无效请求人是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

而这,正是优美科于2021年9月向宁波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的,容百科技S85E 镍钴锰酸锂产品涉嫌侵权,并索赔2.52亿元的专利。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优美科的突袭:3.14亿元的背后

根据容百科技(SH:688005)2022年半年报显示,优美科自2020年9月起先后发起的两起专利诉讼,分别涉及两件专利,索赔额分别约为6200万和2.52亿,总计3.14亿元。

来源:容百科技2022年半年报 
 

比利时巨头优美科,为何向容百科技突然发起专利诉讼?

起初,在外界看来,这似乎就是一场普通的专利维权诉讼。

但是,随着今年8月,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份额仅次于容百科技的当升科技(SZ:300073),也发布公告称,收到了来自优美科的专利诉讼,合计索赔超过1.1亿元。

事情看上去就不那么简单了。

根据方正证券的研报显示,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正是中国三元正极材料的领头羊。

2021年,容百科技在国内占有三元正极14%的市场,紧随其后的当升科技占12%,两家还分别位列全球三元正极市场的第二和第六位。

来源:方正证券
 

由此来看,优美科的醉翁之意很可能不仅仅是赔偿,更是希望通过诉讼,与国内企业达成三元正极材料的专利许可。而采用的手法就是“擒贼先擒王”。

实际上,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讲,在三元正极材料方面,几乎都获得了三元基础专利另外一家许可人巴斯夫的许可。

像容百科技在今年8月份公布的法律意见书中就提到:

BASF Corporation(巴斯夫公司)与发行人(容百科技)于2018年9月签署《专利再许可协议》,巴斯夫公司授予发行人及其关联公司10项锂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基础技术专利的非独占许可,在使用领域内制造、使用、销售和/或进口专利相关产品;前述许可专利为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所有,并授权巴斯夫公司可对该等专利进行再许可。

同样登陆科创板的长远锂电和厦门厦钨新能源都有披露了曾与巴斯夫签订的同样的专利许可协议。像厦钨新能源详细列出了在巴斯夫再许可名单上的主要企业:可以看到多是中国企业,包括当升科技,也包括优美科和LG化学等电池巨头。

来源:厦钨新能源IPO材料
  

所以,对中国三元正极材料企业而言:与巴斯夫签署专利许可协议已经成为行业惯例。

实际上,如果追溯三元正极材料的专利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巴斯夫还是优美科,其实都不是三元正极材料基础专利的持有者,它们仅仅是代表专利权人向外分发许可的“二当家”。

真正的专利权所有者都是来自美国:一个是阿贡国家实验室,一个是美国3M公司。

2000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Michael Thackeray博士率先提交了NMC的第一件专利,3个月后,3M公司首席科学家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的Jeff Dahn博士(2016年后与特斯拉合作)也提交了一份类似的专利。自此,三元正极材料的两大专利流派确立下来。

其中德国巴斯夫代理的是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专利向外许可,优美科则是获得了3M公司的专利,再向外进行许可。

来源:厦钨新能源IPO材料
  

而巴斯夫与优美科还在2015年有过一场震惊锂电行业的专利大战,最终以巴斯夫获胜而告终,优美科也成为巴斯夫专利再许可的对象。

在业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就连巴斯夫自己都没在使用其代言的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镍钴锰NCM专利技术,使用的则是优美科代言的美国3M公司化学计量比的常规镍锰钴NMC专利技术[1]。

所以,中国企业虽然都获得了巴斯夫的许可,但是到底有没有在用相关的技术,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如果真如传言所述,应该是优美科在中国签署更多的专利许可协议才对,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目前来看,公开信息中还没有检索到中国主流三元正极材料的企业有与优美科有过专利许可。

或许这也是优美科此次向容百科技和当升科技发难的真实原因。

容百科技上一次涉险过关

在容百科技与优美科的遭遇战中,优美科起诉的是容百科技的622系列,这个并不是容百科技的拳头产品系列,可以看作是优美科的“小试牛刀”。

但是容百科技在对优美科这件专利的无效挑战中,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使得优美科这件专利依然维持有效。

于是容百科技是否侵权的认定,就交由宁波中院来裁决。

根据容百科技事后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宁波中院在是否侵权认定上,参考了浙江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针对已公证的“镍钴锰酸锂S6503”产品进行的技术特征鉴定的《鉴定意见书》(编号ZXJ202107002号),该鉴定结论为“镍钴锰酸锂S6503”产品不存在原告涉案专利权利要求所含的技术特征。

也正是基于这一鉴定书,宁波中院判定“镍钴锰酸锂S6503”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无法认定容百科技侵权。

来源:上交所
  

双方的第一战,容百科技可谓涉险过关。

或许正是看到这起案件不会取得有利于优美科的结果,优美科在这起案件即将结案的同时,向容百科技发起了第二起专利诉讼,这一次,直指容百科技的拳头产品811系三元材料。

也就是本次专利无效决定涉及的这件专利。

但遗憾的是,容百科技依然未能在挑战优美科的专利有效性上,取得有利的结果。

从专利局此次无效的决定中,能够看出,容百科技此次的证据材料只有3件中国专利和1件美国专利,无其它非专利文献等,提出无效的理由包括修改超范围、不支持,新颖性和创造性等多条无效的理由。

这就像昨天提到的苹果去无效小i机器人的专利一样,提出无效理由的条款越多,说明无效一方的信心越不足,缺少一个核心无效的理由。这一点从最终结果也能看得出来。

因此,这次结果出来之后,容百科技唯一的希望只能再次寄托于宁波中院了。

宁波中院未来将做出何种裁决,引人关注。

宁波中院将再受关注

宁波中院的知识产权庭成为近年来中国法院系统的一批黑马,经历了多个重大的知识产权案件,像日立金属专利许可的反垄断案,格力与奥克斯的1.66亿元天价赔偿案等案件。包括本案在内。

这几个案件都有一个特点,都涉及到宁波当地企业。结果是,无论宁波企业处在原告还是被告,最终的裁决都是有利于宁波企业的。

像审理的日立金属在稀土案上,宁波中院将知识产权认定为“基础设施”,并认为日立金属未能向中国(部分)企业(包括宁波的企业)许可其知识产权,是滥用支配地位。

这起案件不仅在国内法学界引发了讨论,也成为2022年4月发布的美国特别301报告关注的案例,美国对该案的表述表示出担忧。

另一起奥克斯对战格力的案件,宁波中院裁定格力侵犯了奥克斯从东芝收购而来的专利,并最终判决格力须赔偿奥克斯约1.66亿元。格力的董明珠对这一判决也是表示要继续上诉。

因此,这些重要的案件加上本次容百科技的案件,最后可能都要打到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所以,接下来,在优美科这件专利维持有效的情况下,宁波中院在专利侵权上如何认定就非常关键了。

根据容百科技8月11日最新公布的法律意见书显示,宁波中院已经委托北京国创鼎诚知识产权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展鉴定。

来源:上交所
  

未来,在该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并结合811系这件无效决定的结果,将会成为判断容百科技到底侵不侵犯优美科专利最有效的证据。

本案展望

优美科主动在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而且是第一个诉讼尾声后发起第二个诉讼来看,优美科并非是一个激进派。

如果宁波中院再次根据鉴定机构的结论,认定容百科技不侵权,是不是后续优美科就会放弃向容百科技或当升科技主张权利?

恐怕未必。

如果此次继续认定容百科技不侵权,那么优美科很有可能在本案的尾声再次发起第三次诉讼,引入新专利及侵权证据。甚至不排除在海外欧美等国起诉容百科技。

这一点,实际上从优美科起诉当升科技的两件专利,就与起诉容百科技的两件完全不同,但是索赔金额依然可以达到1.1亿元,就可以看得出。

这也说明了优美科的专利弹药库中,还有很多没有拿出来,但却可以参战的专利。

如果真正比较下来,中国企业未来可能不得不面对优美科的专利。

原因很简单,当年阿贡国家实验室并没有意料到该专利对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因此只在美国国内进行了申请,所有后来巴斯夫与国内厂商签署的都是针对美国市场的专利许可协议。3M则在美国、中国、欧洲都进行了广泛的专利布局。

所以,当中国锂电池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全球时,真正的专利障碍可能并不在中国国内,反而是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更严格的欧美市场。

这场三元正极材料的龙头容百科技与优美科之间的争夺,表面看容百科技赢得了第一场,不侵权且无需赔偿。

但是从长远来看,容百科技如果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对其客户关系和销售网络带来不小的影响。

来源:容百科技招股书
  

作为国内首家量产高镍NCM811的企业,容百科技的客户包括了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一批终端电池企业,而这些企业背后又是数量不菲的海外整车客户,宝马、戴姆勒、大众、福特、特斯拉等,这些无一不是对知识产权非常重视,因此如果上游供应商涉及未决诉讼或是被判侵权,下游压力传导过来就是对容百科技现有销售网络的重大打击。

未来,容百科技可能要更详细的权衡与优美科之间纠纷的最优解。

本次专利无效,代表容百科技的代理机构是北京中伦,代表优美科的代理机构是北京汉坤。

参考文献:

[1]《锂电专利的战争》, 燕十柒,《亿欧》2018,11.03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10-13 11:04:57
    容百科技挑战优美科专利失败,事关2.52亿赔偿,宁波中院再成焦点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