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氢能 > 正文

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年底产氢,绿氢替代产业规模可达千亿

2022-08-12 15:25:30   生成海报 收藏
市场潜力巨大。

作者 / 格隆汇

来源 / 格隆汇

据央视报道,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将于年底产氢,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绿氢项目。项目将全部采用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

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因为燃烧时只产生水,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绿氢也被认为是清洁能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出的氢气可用于建筑、电力、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

   

据悉,2021年11月,中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开建,该项目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总投资近30亿元,将新建装机容量300兆瓦、年均发电量6.18亿千瓦时的光伏电站,年产能2万吨的电解水制氢厂等,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

据央视报道,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在制氢过程中,绿色电能被输送到制氢车间,通过碱性水电解方式获得氢气,所产氢气将全部由管道输送至项目附近的塔河炼化公司用于炼油装置生产,替代原有的天然气制氢,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大约有50万吨左右。

另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凌逸群预计,将来整个石化行业通过绿电变绿氢,由绿氢代替,未来的产业规模至少是千亿级。

产业政策密集出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氢能产业正在成为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将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8月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等一系列政策。绿氢产业成为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除国家层面外,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文件鼓励发展氢能。上海提出,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5万吨-10万吨/年。

北京更是大手笔出台补贴政策,据《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鼓励开展先进制氢、储运、加氢设施试点建设,推动氢能产业尽快从创新走向成熟,对开展小批量新技术新产品实际工况、环境、场景等测试验证,按照测试投资额的不高于30%、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补贴;对新基建项目应用筑基工程攻关产品清单内新技术新产品的,按照项目投资额的不高于30%、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补贴。

政策支持下,行业加速发展。据国君证券统计,2021年以来国内大型制氢项目包括宁夏的“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四川的“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等8个项目。

     

国外巨头相继入局

政策风口之外,从全球范围来看,绿氢市场潜力巨大。据高盛预测,到2030年,仅绿氢发电的潜在总市场(TAM)就有可能翻一番,从目前的1250亿增加到本世纪末的2500亿美元,到2050年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巨大的市场规模促使国际能源巨头相继入局。今年6月,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能源宣布,购买印度阿达尼新工业公司25%的股份,而印度阿达尼新工业公司正准备斥资 500 亿美元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氢生态系统”。 

随后,英国石油巨头BP宣布收购澳大利亚 360 亿美元绿色氢能大型项目——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 40.5% 的股份。此外,雪佛龙新能源公司、壳牌等巨头均有计划投资绿氢项目。

相关概念股:

宝丰能源:投资10亿元设立全资氢能子公司;公司国家级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30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已全部投运,采用单台产能1000标方/小时的高效碱性电解槽制氢设备。公司上半年业绩创新高,实现营收143.95亿元,同比增加37.53%,实现归母净利润40.15亿元,同比增长7.53%。

亿华通:公司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 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批量生产。

雪人股份:在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上已布局两块业务,一是氢气制取与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设备,二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气循环泵等。

东岳集团:集团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从中间体-单体-树脂-质子交换膜全产业链技术和产业基础的企业。

厚普股份: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氢能加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集成。

隆基绿能:新设子公司隆基氢能,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

阳光电源:公司在2019年开始在氢能领域布局,并在2021年成立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发布大功率制氢电解槽。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8-12 15:25:30
    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年底产氢,绿氢替代产业规模可达千亿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