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氢能 > 正文

中信证券:氢能蓄力产业化,期待市场、技术新突破

2022-07-07 14:46:49   生成海报 收藏
顶层设计落地后,政策或继续叠加。

作者 / 祖国鹏 王喆

来源 / 中信证券研究

2022年下半年,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有望叠加,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群或继续扩容,政策力度不减。我们认为,下半年产业链上有三大核心环节值得关注:交通领域氢能车产销量的加速增长及应用的拓展,绿氢市场规模的壮大,以及燃料电池、IV型储氢瓶等关键材料、装备的国产化新突破。我们看好氢能产业化进程加速,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顶层设计落地后,政策或继续叠加。

2022年3月,《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对氢能在能源体系和产业中的定位、未来发展目标、应用场景都做出了详细规划,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顶层设计落地后,中央及地方在各个维度的政策中对氢能的发展方向也有新的细化,政策仍在不断叠加,利好行业发展提速。同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城市群今年以来还在不断扩容。行业发展的政策东风依然强劲。

2022年以来氢能车销量同比增长强劲,预计下半年交通领域应用或有新突破。

在示范应用政策的助推下,今年前5月全国燃料电池车产量累计已达到1200辆,销量同比增速达到3.5倍,后续随着产业链开工率的恢复及降本的推进,我们预计燃料电池车2022年新增量有望达到6000~7000辆的水平,重卡增量有望超过客车增量。除了汽车的加速上量,氢能在船舶、无人机等领域的推广也有望获得突破,未来也同样具备广阔市场空间,将有效推动燃料电池需求增加。

下半年“绿氢”市场或起步发力。

《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要达到10~20万吨/年。在“双碳”目标及规划带动下,预计下半年绿氢的生产和推广将更加深入,一方面示范性的大规模绿氢制取项目有望增加;另一方面,工业领域的绿氢需求也有望增加。我们预计2022年电解槽设备销量或突破1GW,对应市场规模在30~50亿元。2025年,电解槽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

持续关注具有技术壁垒的关键材料及设备。

目前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和零部件大部分已经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自主。但产业链上有部分核心材料及设备,如燃料电池用的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以及车载储氢瓶,国产化率还不高,存在明显的技术壁垒,在相关领域有突破的企业可享受技术红利,值得长期关注。

风险因素:

关键技术进展缓慢;产业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氢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2022下半年,在政策持续叠加、产业链降本以及需求逐步释放的背景下,氢能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交通领域的应用边界有望不断拓展,绿氢市场有望初具规模,关键材料的国产自主也有望冲刺“最后一公里”。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燃料电池车辆特别是重卡产销量增长会带动的产业链放量,二是绿氢制取和应用相关的企业等,三是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国产化有望继续突破的企业等。

(图片来源:veer图库)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2-07-07 14:46:49
    中信证券:氢能蓄力产业化,期待市场、技术新突破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