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初夏
来源 / 电动车商情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国人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代步通勤、购物出行都离不开。事实上,我国电动自行车数量规模较大。根据《电动两轮车智能化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超3.5亿辆。
同时,我国电动车保有量仍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伴随着“双碳”及新国标政策助力,消费者对电动车智能化接受度不断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在逐步提高,锂化趋势正在加速。与此同时,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企也正在向新能源造车领域跨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市场集中度较高
21世纪后,我国电动两轮车产业飞速发展,占全球产量90%以上,是世界上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3.5亿辆;与此同时,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量已突破3000万辆。
近年来,我国的电动自行车规模增长较快。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产量为5.54万辆,1999年产量为12.6万辆,2000年为27.6万辆,到2001年上升到58万辆,2002年起销售规模突破100万辆,2003年全国产量高达400万辆,累计产销量达700万辆,全国共有近700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数据,2016年至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均超3000万辆,产销增速也呈现逐年上涨,2020年电动车销量达到4760万辆,同比增长23%。
不仅如此,电动车相关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电动车相关企业超80万家,其中,2021年我国新增电动车相关企业11.88万家,同比增长13.87%,是近十年来新增电动车相关企业最多的一年。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有电动车相关企业10.04万家,排名第一,其次是江苏省、河南省等省份,分别有9.35万家、7.37万家。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有电动车相关企业1.59万家,位居第一,其次是广州、徐州等城市,电动车相关企业均超1.29万家。
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中信证券于2021年12月在研报中指出,2016-2020年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前四家企业的市占率已从29%提升至69%。
同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化深入推进,格局持续优化。中信证券在2022年3月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多地“新国标”过渡期将于2022-2023年密集结束,较大替换需求或将从2022年开始密集释放。未来几年随着非国标车替换需求增加,预计行业空间将进入6000万辆水平。从已截止过渡期的北京、江苏、上海来看,违反“新国标”政策上路面临的执法及处罚力度均明显高于预期。
另外,浙品码、京品码相关政策相继推出,实施对产品信息、质量等全链条信息监管,加速行业低端产能出清,利好头部品牌,格局继续集中确定性进一步提高。
锂电化、智能化趋势加速
自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执行起,对整车重量要求为不高于55kg,锂电化成为电动两轮车发展的主旋律。
公开资料显示,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有三大优势:一是轻量化,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出台,各地都会对上路非机动车身重量出台强制性限制标准;二是环保,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比铅酸蓄电池环保和节能,更受政策支持;三是使用期限,目前来看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一般是铅酸电池的两到三倍,虽然前期成本较高,但从长期来看更经济。从国际上看,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已普及。
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落地执行,电动两轮车领域的锂电渗透率还会继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自行车锂电渗透率将达到45%,锂电车型电动自行车2020-2025年销量复合增长率为34.5%。
在电动自行车赛道上,参与玩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玩家;另一类是新兴玩家。目前电动自行车均朝着智能化的大方向迈进,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浪潮已崛起。
《电动两轮车智能化白皮书》数据显示,电动车用户逐渐年轻化,35岁以下用户超7成,对物联网如智能音箱、智能车锁等兴趣浓厚,对电动车智能化需求提升,对手机操控等功能相当追捧,且此类用户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电动两轮车价格具备接受度,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消费者基础。
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涉及多项技术,可全方位提升性能,伴随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会从各个技术角度出发提高使用性能,包括车辆定位、近场通信、手机互联、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电动车两轮车智能化在物联网的基础上,综合定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整体增加了技术性,可以提供更高效及安全的出行体验。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后功能更多,可以进一步优化用户的体验感,智能化是未来电动两轮车的发展方向。
跨界新能源造车
目前,电动自行车已有多家企业上市,电动自行车赛道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纷纷谋求突围。
汽车分析师张翔对《车圈层》表示:“电动自行车企业跨界新能源造车,是企业寻求创新的新战略。电动自行车行业中的大企业,体量大、资金多,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车企寻求第二增长点与发展,造车是风口,电动自行车与这新能源汽车,在部分资源、产业链、生态系统等方面是相通的,由电动自行车跨界新能源造车相对容易得多。
总结
双碳背景下,绿色出行、环保出行成为时代定势,电动两轮车作为短出行重要方式之一,具备便捷、普及率高等特点,电动出行是新能源绿色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业加速洗牌,格局逐渐清晰。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的新机遇。信达证券指出,从国内市场来看,“碳中和”及“新国标”赋予两轮车智能化以坚实的政策基础,年轻消费者的增多为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提供庞大的群体,在政策及消费者两大助力下,电动两轮车智能化成为时代大趋势。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