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光伏 > 正文

颗粒硅大规模产业化临近,助力光伏降本

2021-10-29 15:24:00   生成海报 收藏
目前,隆基、中环、晶澳、双良节能均有与协鑫签颗粒硅长单采购合同。

作者 / 浙商证券

来源 / 浙商证券

10月25日,保利协鑫发布2020年报、2021半年报。保利协鑫已在徐州、乐山、内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多个十万吨级产能基地。徐州1万吨已于今年2月实现平稳运行,新增2万吨产能预计年末达产;预计2022年5.4万公吨颗粒硅产能将全部释放。乐山一期颗粒硅建设项目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破土动工。内蒙首期产能相关 准备及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有望2022年三季度投产。

2021年5月28日,晶澳公告采购专门的颗粒硅(单独指明颗粒硅)近15万吨,万吨级大规模采购表明技术成熟度获得市场认可,标志着颗粒硅大规模产业化的开端。目前,隆基、中环、晶澳、双良节能均有与协鑫签颗粒硅长单采购合同。

9月22日,颗粒硅再获新客户双良节能采购,2021年9月-2026年12月双良将向江苏中能(协鑫全资公司)采购硅料(包括块状硅和颗粒硅)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 约112亿元。

隆基、中环、晶澳、双良节能已与保利协鑫签订包括颗粒硅在内的硅料长单协议    
 

目前保利协鑫颗粒硅已实现万吨级量产突破,行业规划产能达50万吨;隆基、中环、上机、晶澳等均有不同比例使用颗粒硅,进展顺利。

保利协鑫颗粒硅扩产计划,合计规划产能达 50 万吨
资料来源:保利协鑫公告、官网,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颗粒硅 VS 块状硅:在成本、质量、应用端优势渐显,有望成为新一代光伏硅料技术 

1) 成本端:颗粒硅投资强度、电耗、人工成本更低。

颗粒硅的 FBR 生产技术流程更短、 后处理工序更少、占地空间更小。其投资强度下降30%、生产电耗降低约70%、项目 人员需求降低30%、水耗下降30%、氢耗下降42%。据实测数据,FBR法颗粒硅电耗仅 为18度电/KG,远低于传统多晶硅综合电耗60-70度电/ KG。 

颗粒硅成本测算假设:

(1) 硅耗:假设金属硅在1.2万/吨(8月12日价格)*1.1(硅耗)=13.2元/公 斤的原料成本。 

(2) 电耗:20度电*0.26元/度(内蒙包头电价)=5.2元/公斤。 

(3) 人工:2元/公斤人工。颗粒硅工序缩短、且硫化床所需人力少。

(4) 折旧:6-7元/公斤折旧,对应 6-7亿/万吨的前期投资成本。

(5) 耗材:假设2元/公斤,主要耗材更换、及停机成本。但无破碎成本(西门子法破碎成本在2元/公斤左右)。

(6) 合计:颗粒硅生产成本近28-29元/公斤。

颗粒硅生产成本有望较传统硅料降低
资料来源:保利协鑫公告、官网,浙商证券研究所整理   
 

2) 使用端:颗粒硅填充性更好、利于连续直拉拉晶。

颗粒硅形似球状,流动性好,可以多装15%-20%的颗粒硅(增加单位产出,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大块料堵塞),是大规模CCz技术应用的必要条件,相比目前传统的RCZ单晶复投法,拉晶效率更高。同时,颗粒硅的外置复投系统更容易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工成本、以及复投硅料的时间。

3) 品质端:颗粒硅没有破碎时的杂质风险。

因颗粒硅无需破碎工艺,避免硅料的损耗、 并降低破碎成本,消除破碎过程中引入杂质的风险,综合品质已达到了单晶用料要求。

热搜一下 : 颗粒硅 硅料 光伏产业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1-10-29 15:24:00
    颗粒硅大规模产业化临近,助力光伏降本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