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李晓素
来源 / 华夏能源网
“充电5分钟,续航60公里。”当手机闪充已司空见惯,你听说过电动车闪充么?
10月10日,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电动车充电技术展览会上,许继电气(SZ:000400)带来的最新产品——充电弓吸引了众人围观。这款充电弓的出世,打破了商用车充电慢、充电难的难题,以让人惊艳的“闪充”技术为充电桩行业带来了惊喜。
从今年年初国家推出“新基建”概念以来,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关注热点。各地均出台了充电桩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充电桩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此背景下,许继电气全面加快充换电业务布局。目前,许继电气打造的互联网+充电设施生态圈,已达到5万台充电桩规模,产品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公共直流充电桩中每8台就有1台来自许继,全国已有100多家充电服务运营商选择了许继的充电设备托管服务。
那么,新风口之下,充电桩产业发展存在着哪些问题?许继电气针对行业痛点推出了哪些解决方案?“电动汽车换电模式”风头正劲,许继电气又有哪些动作和布局?
带着这些问题,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电动车充电技术展览会现场,对许继电气充电设施产品总监张勇进行了专访。
华夏能源网:本届展会许继电气带来了哪些新产品亮相?这些产品各自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许继电气:我们许继电气在本次展会上带来的新产品主要是有序充电桩和充电弓产品。
有序充电桩是一款会给车主省钱的智能充电产品。该款产品可以接受车联网有序充电系统自动调度,保障车主用户在合适的时间点、合适的充电电价自动有序的进行充电。
充电弓产品的出世打破了商用车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症结。该款产品最大支持功率可以达到800kW,充电5分钟,续航60kM,同时该款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充电,充电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全程智能自动化。
华夏能源网:现在“电动汽车换电模式”风头正劲,您是如何看待电动汽车换电模式?贵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与想法?
许继电气:说起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我们公司是第一批进入换电领域的企业,2011年成功完成对薛家岛公交车充换电系统的建设,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公交车换电站,运营至今已将近有10年时间。
换电站建设在未来的专有运营领域会有一席之地,比如港口、矿山、出租等领域。在私乘领域,因为当前车辆标准、电池标准、换电机构、通讯协议等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产品统一。而如果想在乘用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产品的标准化、统一化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司目前正在紧盯换电行业发展趋势,调研客户目前的真实需求,积极参与国内港口、矿山重卡换电项目的实施。
华夏能源网:新基建的推出,对充电桩行业带来新一波发展利好。从行业内部来看,您觉得充电桩行业现在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难点?
许继电气: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是运营商互联互通问题。充电APP类型种类繁多,用户体验感不友好。运营商的互联互通问题在一定程度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阻碍。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商业模式问题。目前,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尚未明晰,单靠充电服务作为运营商主要收入的商业模式,远远不能支撑以重资产为特征的充电服务市场的持续发展。另外,充电站找地困难、成本高、专供电问题等长期困扰充电服务运营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对充电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来看,设备运维检修也是相当让人头疼的问题。当前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大约在134万台左右,新能源汽车为431万台。而中国传统燃油汽车有3亿辆。这个数据差说明充电桩未来的增长空间是空前的。也就是说,设备制造商的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从电网的角度来看,配电网改造也是需要去考虑的问题。慢充充电功率低,还存在充电时间、地点不可控的因素,同时,老旧小区的增容改造还受制于空间、费用支出问题。充电设施的大规模应用,必然对电网的规划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此外,电网也正在引导开发一些新兴产品(如V2G、有序充电等),鼓励引导运营商、业主等去使用新产品,通过新技术解决未来突出的供需平衡问题。
华夏能源网:未来,公司在充电桩方面的发展有哪些规划?是否还会涉足新能源的其他产业链?
许继电气:让电动汽车用户获得快速、便捷、友好的用户体验,是包括许继电气在内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制造商不懈的追求。近年来,许继电气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专注常规交直流充电产品的同时,还开发了大功率液冷充电(液冷充电机、充电弓)、小功率直流充电、有序充电、V2G和无线充电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新兴的产品还得到了示范应用。后续我们会加大在无线充电、欧标产品上的研发力度,加快推动无线充电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实施,助力新能源自动驾驶、无人泊车技术深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