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油气 > 正文

能源趣谈 | 石油与诗歌哪门子事儿?

2019-03-19 11:32:21   生成海报 收藏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们积极投身石油事业,使石油与诗歌呈现血浓于水的情势。

作者 / 佚名

来源 /


 

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撰写“石油”条目:“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他大胆预测石油必将普及,还应景地写下了中国第一首石油诗:“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尽管沈括预测精准,推动石油与诗歌及早萌芽,但是二者开花和结果却是近一千年以后的事情。郭小川在诗歌《让生活更美好吧》中道出了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石油却未开采:“可是,这里也有/不公平的事:/地上的人们解放了/而地下的无尽矿藏/还不见天日,/混浊的河水快变清了/而发亮的石油/还在地层中哭泣。”郭小川的境界十分高远,以人民的解放来类比石油不能解放。他在另一首诗歌《十年的歌》写道:“长年沉默变为一片喧哗,/愤怒化成石油的长河。”诗人皆以拟人修辞书写石油,无疑是为石油的开采呐喊助威。 

果然,石油与诗歌的亲密关系被迅速构建起来。新中国涌现了三代石油诗人:李季和公刘等是第一代,胡笳和李小雨等是第二代,张洪波和庞壮国等是第三代。他们热情高涨,队伍团结,意志坚定,掀起了从“石油诗”到“中国石油诗”的创作浪潮,中国文学从此增添了“石油”这一丰富题材。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们积极投身石油事业,使石油与诗歌呈现血浓于水的情势。而这一切的发生得益于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中国大地上开出石油之花。 

抒写石油的诗歌延伸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艾青在《克拉玛依》中赞美克拉玛依油田:“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蔡国正在《我高举铝盔和誓词》中夸耀中原油田:“中原成为巨型的喷泉,/喷射出强大的能源和希冀。”赵天山在《我有一片新陆地》中歌唱海上油田:“从此解开蓝大氅禁锢太久的胸襟/请不要见怪——/我的青春血,为什么是黑的?”李学恒则在《把井打到国外去》中写道:“从玉门到大庆/老铁人是坐着火车来的/从中国到苏丹和伊拉克/新铁人李新民是坐飞机去的。”曾涵复在《1983年的石油神》中更是豪迈写道:“钻工打的第一口井喷湿过星星。” 

诗歌以人民为本,这里有李季《最高的奖赏》中的“我只愿当一名石油工人”,秦克温《玉门人》中的“凡有石油处都有玉门人”,王建民《采油女·波斯菊》中的“妙龄的采油女”,更有边国政《八粒油砂的发现》中的“中国的石油/无论在哪里燃烧/总照亮那个名字——/李四光”。他们打破了年纪、性别、美丑、虚实的界限,只因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石油人。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首作帝 )

热搜一下 : 石油 诗歌 油田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19-03-19 11:32:21
    能源趣谈 | 石油与诗歌哪门子事儿?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