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近日,《我不是药神》可谓是大火,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引发了全民思考与互动。然而,就算《我不是药神》再精彩,那只是艺术加工后高于现实的存在。近期,在现实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正上演着一出更加精彩的好戏。
这出好戏,就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股票代码:1211.HK)广告风波,一出精彩绝伦的“罗生门”。比亚迪、李娟为代表的国金比亚迪以及垫资的广告商们,三方的纠葛,让这个夏天热闹非凡。
剧本一:我大比亚迪,是受害者
6月13日,比亚迪针对有不法单位或个人伪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义开展业务行为发布声明。提示相关公司及时向警方报案。7月4日的声明与此类似。
7月12日,比亚迪发表声明强调,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高管身份,用伪造的比亚迪印章与任何单位或机构签署的合同,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
7月16日,比亚迪首次以上市公司公告形式发布澄清公告。此次的公告释放了一些不一样的“积极”信息,相比起前三次的“毫不知情”,公告称,其愿意与相关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并将根据警方对于相关事实和金额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共同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
据媒体报道:在3年之内,李娟利用“上海比亚迪”华东区总经理的身份,向30多家广告代理公司公开招标业务,涉及11亿元款项,却无法支付,最终无法收拾局面,用与此事无关的理由(一处1200万来历不明的房产)向警方自首。
而比亚迪在此前的声明中,均否认了李娟的员工身份,且对这“11亿元”的品牌宣传项目“并不知情”。但今年5月,比亚迪赞助英超足球俱乐部阿森纳的活动,是让供应商们认为值得注意的焦点活动之一。
比亚迪在7月12日公告中称,4月,是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随之,英超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发表声明称,根据比亚迪告知阿森纳的信息,比亚迪也是广告诈骗受害方。
但在当时,针对与英超豪门阿森纳的合作,比亚迪官方做了不少的宣传。并且,比亚迪集团公关部部长李巍还曾出席签约并为活动站台。
剧本二:李娟,我自首,我不是双面间谍
李娟,上海姑娘,30出头,胖乎乎。这是人们对李娟的第一印象。按照李娟的自述,她2009年毕业,在瑞安房地产工作时认识了公司高管陈振宇。2013至2016年,在广告公司工作时,她认识了现在的上海雨鸿负责人Helen。工作7年,李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直到2016年初的一天,与陈振宇的一次会面,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与陈振宇会面并在其授意下,李娟开始了国金比亚迪业务负责人的生涯。李娟在比亚迪和广告商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而她,更是有很多委屈。
在此前的报道中,有很多媒体与网友对李娟冠以“双面娇娃”的称号。在比亚迪面前,她是“雨鸿汪晓婷”,在雨鸿以及其他乙方公司面前,她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而比亚迪与上海雨鸿都否认了其身份。“李娟不是我们公司的人。”两方均称。
据称,李娟在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门禁卡都是由汪晓婷的身份信息注册的。汪晓婷回应了此说法,并称自己在7月9日第二次去深圳总部时,才被比亚迪相关人员告知。
7月15日,某自媒体从匿名人士处得到一份李娟所写的《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但目前这封《说明》的真实性没有得到证明。在这封《说明》里,陈振宇自称为比亚迪集团隐形股东,并向集团副总裁李柯汇报。而李柯,即是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妻子。
7月16日,李柯回应,称自己“遭骗子陷害”,并希望警方将李娟、陈振宇及部分背后有猫腻的广告公司抓起来。
在被捕的李娟李娟身上,还有很多的谜团未解开。如果李娟是一个“双面娇娃”的“诈骗犯”,她如何从中获利?在比亚迪正式发声明之前她为什么不跑路?
7月16日,据在场媒体报道,上海竞智等供应商在召开的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几个供应商都没有给过李娟一分钱回扣,合同都是招标竞标得来的,李娟所谓诈骗是不存在的。竞智广告相关负责人确定,李娟是自首的,而且是说自己财产来源不明,并非比亚迪所说的报警并采取强制措施带走。
剧本三:广告商,本想傍大腿,却亏的一笔
上海竞智的《人BY脸,天下无D!》“10万+”文章,使比亚迪“广告门”的事件从“业界关注”变成了“全民关注”。
针对比亚迪12日的公告,上海竞智“贴心”的划出“重点”。
重点1:我们比亚迪品牌,中国最强,世上无敌,有人送我11个亿做活动和品牌宣传!
重点2:免费做了11个亿的宣传,但是我不知情!”
对于比亚迪的声明,上海竞智明显是不满意的。上海竞智列出“证据”:2017至2018年承办的在各地举办的比亚迪试驾会照片、各地经销商负责人联系方式、比亚迪品牌公关部部长李巍与阿森纳签署了战略协议照片等。
据称,很多合作项目项目都由比亚迪官方人员直接参与,但并未得到比亚迪的承认。“比亚迪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上海竞智认为。
有市场人士分析道:“这件事情最不合逻辑的就是这两点。一是如果李娟是假冒的,总部不可能发现不了。第二,如果是假冒的,不可能有人去站台活动,以及展位这些”。
7月16日,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速肯、威瑞以及雨鸿召开媒体发布会,对比亚迪与广告商合作纠纷事件情况进行说明。同日,上海竞智在微信平台上以竞智、上海速肯广告有限公司、上海霜阳文化传播、唐浆广告的名义又连发五篇文章,摆出多项“实锤”来“实名Diss”比亚迪,认为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
速肯称,其作为比亚迪华东区,华北区商场静态展的供应商,执行了多达三十几场静态展;在唐山高铁站、机场等地进行了户外广告投放,拍摄了比亚迪新能源车平面广告,比亚迪新能源车TVC广告视频等等,大大小小的合同金额将近人民币3000万元。
另外,今年6月初,速肯项目经理、李娟,雨鸿汪晓婷一同到了深圳,踏进了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采购科,相关负责人为其签字确认了2018年上半年部分的项目。
上海霜阳也列出,比亚迪的“陈工”在2018年6月1日,就“2018年比亚迪杭州东站展位租赁及运营项目”与李娟的沟通邮件。而“陈工”的邮箱后缀即比亚迪方承认的官方邮箱。
对于16日,比亚迪声称的“积极沟通”,相关“乙方”公司唐浆广告是“失望”和“疑惑”的,唐浆广告称,比亚迪对其的态度依旧是“我们也是受害者”、“真正的骗子是李娟”。“或许比亚迪的态度转变‘愿意沟通’,就是拨开迷雾的开始!”唐浆广告认为。
在商业发展到高度公开和制度化的今天,居然还可以发生如此罗生门的事件,而且是发生在一家行业巨头企业,精不精彩?意不意外?其实在三方的精彩大战中,真相已不重要,因为已经没有赢家可言,而输的最惨的,恐怕是事件的主角比亚迪。
(资料整理来源于成都商报财经,选车之路等互联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