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其他 > 正文

揭密福建石油帮:如何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下)

2015-06-22 00:06:02   生成海报 收藏
揭密福建石油帮:如何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

作者 / 佚名

来源 /

揭密福建石油帮:如何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

在垄断坚冰难化的中国石油市场,出身草根的福建石油商人“闷声发大财”在中国高达三千多亿的民间石油贸易中,福建籍民营油商把持的份额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

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又因何发迹?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石油势力?这群人身上承载了太多饶有兴味的疑问。《能源》杂志记者通过为时一个月的跟踪采访,为您讲述这个从未曝光的群体财富故事。

本文为揭秘福建石油帮的下文,上文见:揭密福建石油帮:如何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上)

长成参天大树

迄今为止,福建从事油气的民营企业有几千家,有一个事实是,加入这个行业的人数还在逐年增长。在台海西岸的这个侨乡,以石油为中心,福建籍商人所组成的半径在不断拉长,他们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纽带所捆绑,像犹太人一样围绕着这种能带来荣耀与财富的黑色液体环抱成团,甚至彼此借助一切能够共享的商界或者政府资源,尽可能地将自己推向财富的高端。

这是超越宗族概念的同乡意识所迸发的强大力量。从地缘商业来看,福建与南洋宛如一体--这就像一个旧时的钱袋子,新加坡是袋底、南海是钱袋,而福建,则是袋口。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福建籍商人将华侨与华商的身份颠来倒去,运用自如。

民营油轮大王蔡天真的崛起似乎能够代表福建石油商帮的某些共性,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喊出了打造中国最大油帮的口号,而是他的作用让这个聚集的群体变得愈加强大。

这位将郑和推崇为自己偶像的油轮大王有着近乎电影剧情般的创富经历,据说,他本人早年只会写三个中国汉字--蔡、天、真。

如今已加入新加坡籍的蔡天真祖籍福建泉州石狮祥芝镇。当时福建的石油贸易圈子还相对狭小,蔡天真带着几分江湖气闯进去后很快便结识了郑金泉,两人随即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彼时的郑金泉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他开始依托自己积累的资源尽可能地帮助以仗义出名的蔡天真。一名熟知两人关系的油老板告诉记者,蔡天真从不会因利益分配而伤害“兄弟”感情,“他总是豪爽地手一挥,能让就让,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也正因为此,蔡天真在圈内的人脉关系也变得愈发牢固,圈里人开始摒弃他名字中略带稚嫩的意味,改口叫他“老蔡”。

面对当时中国南北油市差价较大的特点,蔡天真在郑金泉的感召下从国有公司租了一条小型油轮,他开始依靠郑金泉所搭建起来的货源关系往返于东北与南方之间,这不仅为郑金泉的诸多客户打通了更为宽广的市场,同时也为自己完成了人生财富的原始积累,

1990年,全国用油紧张,但这对于已闯荡几年的蔡天真来说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在业内已经左右逢源的蔡天真不仅拥有极为珍贵的用油指标,还有不断扩充的运输船队(大部分靠租赁组成),他不时地分出一些指标给圈内人,关键时刻,他的义气开始被更多的人推崇,“老蔡”的称呼也变得更有分量。

1992年国家允许进口成品油,蔡天真随即南下香港,利用香港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政策做国内燃油供应。在那里,他注册了一家叫做泰山的石油公司,开始和BP、壳牌等大公司建立起了生意往来,这也就是今日泰山石化集团的雏形。知情人士向《能源》记者透露,当年蔡天真去香港后并没有像其当初设想的那样一飞冲天,即便与国际大公司搭上了线,但总体来说也没有赚到什么钱,“有赚也有亏”。

蔡天真事业的转折点是在1996年。当时,蔡天真告别了郑金泉等人,只身一人南下新加坡,他说:“那里是亚洲石油的贸易中心,我们不去,国内用油市场会被外国人占据。”

在新加坡,蔡天真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他得到了“OK林”的鼎力相助。“老蔡当初在新加坡没钱的时候找林恩强借钱,没船的时候就找林恩强借船,林恩强从来没有拒绝过他。”

在林恩强的“庇护”之下,蔡天真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为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渔船、矿场、工厂等地供应油料。此后的数年,蔡天真的事业一直顺风顺水,但由于没有上市,他的光芒被雪藏在了公众的视野之外。

蔡天真真正发家是在2000年。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客户找蔡天真买油,蔡则与他们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以至于后来买主干脆提前把钱打给他。于是,蔡天真有了充足的资金去买船跑油。此后,蔡天真又逐渐与产油国建立起了良好关系,甚至直接去委内瑞拉、阿曼等国家石油公司买油。

面对越来越大的原油远洋运输市场,在财富之路上一路狂飙的蔡天真又于2004年2月以近1亿美元购买了老牌航运巨头的新加坡海皇轮船旗下油运公司联合船务,获得20艘油船,半路起家、名不见经传的蔡天真才一时声名鹊起。

2005年,蔡天真再次以1.7亿美元大手笔收购了三艘VLCC。目前,蔡天真打造的超级油轮队伍成为了新加坡当地最大的一支私人原油运输船队,最高峰时总运载量达375万吨。

一名石油业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每年有一亿五千万吨石油运进中国,这其中90%都途径马六甲海峡,而蔡天真在其中占据的运输份额每年就高达2000至3000万吨。

SONY DSC

(海澳集团郑金泉董事长荣获2010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奖)

和郑金泉一样,蔡天真在圈内同样以重情尚义而口碑相传,据说,在马六甲海峡,印有Titan(泰山石化英文名,希腊语巨人之意)字样的油轮可以无所顾忌地一路远航,不仅各国政府不会为难,甚至连海盗都会主动让行。“道上的人都认同老蔡这个人,不会为难他。”福建一位油老板说:“他在福建,在整个东南亚石油贸易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事实上,早在20年前,福建就与新加坡建立起了石油贸易渠道,但那时的空间还相对狭小。正是因为林恩强、蔡天真、吴再进这些先行者的探路,两地之间的石油交易开始逐渐频繁,他们让这条神秘而又富有挑战的财富之路变得愈加宽敞,越来越多的福建人卷起了裤腿,冲了上去,汇入到这股穿越马六甲和台湾海峡的“黑金”贸易洋流中。

据记者获悉的最新数据,当前全国9万6千个加油站中,民营性质的有5万余个,这其中75%都由福建人投资修建--这是一个蔚为大观的石油势力--在福建仙游、福清两地,当地人甚至将修建加油站当成了投资的主要项目,他们从基建到装修,每一个环节都无比专业,全国大部分民营加油站都出自他们之手。

在三大国字号石油企业的垄断与半垄断之下,福建石油帮在夹缝中不仅顽强地为自己博得了生存空间,反而不断壮大。“他们的生命力本身就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讲,福建商人的宗族同乡纽带与现代商业意识结合得最好”,厦门民营办主任陈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但从现在来看,这股商业势力所展现的竞争力,它是完美的。”

对于这群人的讲述不会停止,而他们的故事也一定会再以别的注解延续下去。【来源:能源,作者:赵紫高、尹一杰】

热搜一下 : 投资 贸易 能源 市场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15-06-22 00:06:02
    揭密福建石油帮:如何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下)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