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华夏能源网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专注能源市场与政策研究,为零碳未来注入思想动力!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财经 > 光伏 > 正文

0.225元/kWh机制电价,存在即合理,并有望继续下探

2025-09-15 11:23:09   生成海报 收藏
光伏,如今只是回归市场化的正常状态罢了。

作者 / Mr蒋静的资本圈

来源 / Mr蒋静的资本圈

近日,山东公布2025年机制电价竞价结果。

光伏项目的机制电价定格在0.225元/kWh,一时又引起轩然大波,低于预期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天,又塌了。”

说实话,136号文于今年初发布,此后各省陆续出台细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136号文落地的新闻,整个新能源行业学习和消化136号文也已经大半年,但很多人仍然对136号文的精髓缺乏理解。

不理解本质,每天学习文件是徒劳的。

这里再结合机制电价的底层逻辑,谈谈山东的情况。

机制电价是充分博弈的结果

价格是一切利益博弈的结果,也是利益关系的一个反映,更是利益格局的一个平衡。

机制电价也是如此。

机制电价只是新能源走向市场化的过渡政策,过渡手段,未来机制电价将逐步与市场化价格趋同,到那个均衡时点,是否纳入机制将不再敏感和重要,机制电价也就完成历史使命了,而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太长,短则一年。

想一想,山东工商业光伏的这个时间理论上为零,因为自发自用(不低于50%)之外的上网部分,从一开始就没有纳入机制政策,全部进入市场化交易,相当于没有过渡政策,一步市场到位。

机制电价在山东确实很有代表性。

山东是新能源大省,更是光伏大省,截至2025年7月底,山东风光新能源装机总量已达1.19亿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7.84%,其中,光伏装机9130万千瓦、风电2749万千瓦。

为此,山东光伏发电时段的“负电价”明显。

这也是光伏机制电价较低,并与风电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

作为全国首个136号文落地的省份,0.225元/kWh的光伏机制电价,既是高层政策导向及光伏项目供需结构的反映,也是投资方参与热情的反映,更是光伏项目各个环节成本及利益博弈的反映,最终还是自身市场价值的反映。

这次参与竞价的主体及股东背景,既有华能、中节能这样的能源央企,也有正泰安能这样的户用光伏开发投资商,甚至还有户用光伏的自然人。

不能不说充分。

如今,上网光伏项目不是鼓励品种,没有溢价红利,也就是高度“内卷”,其定价机制自然趋于成本定价,并最大化压缩成本,组件及系统的成本要足够低,非技术成本要足够低,资金成本要足够低,预期收益率也要足够低。

比如,户用光伏的自然人自投,预期收益率是不是会与银行理财收益率看齐?

也就是,利益链高度博弈。

在考虑机制电量以外的20%部分进入中长期交易或现货交易的价格情况,以及第11-20年的长期市场化价格水平之后,很多人认为0.225元/kWh机制电价对应的度电成本已经低于当前成本。

但是,实际上大家对各个项目的成本判断,尤其是极限成本很难准确估计,尤其是非技术成本,而只有最终的报价,才是内部成本的一次对外反馈。

这才是最真实的。

我们更相信,0.225元/kWh的机制电价基本反映了当前光伏项目的综合成本。

阳光下,存在即合理。

机制电价有望继续下探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容易被忽略。

这一批参与2025年机制电价竞价的项目,部分可能是136号文发布之前开发的,非技术成本(资源费)估计较高。

这个因素在今年10月的2026年机制电价竞价中有望消除,非技术成本预计大幅压缩。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后续机制电价有望继续下探。

需要再强调的是,这次山东光伏项目机制电价的竞价下限仅为0.123元/kWh,有必要关注官方心目当中的最低成本到底是什么水平。

实际上,136号文新能源入市,重点打击的就是非技术成本,集中式电站的路条费,工商业光伏的居间费,户用光伏的渠道费。组件成本下降几分钱都非常吃力,而这些资源费动辄几毛钱,对度电成本的影响非常显著。

如果把各种花式资源费打到极低水平,比如归零,那么光伏项目的最低度电成本能够降到多少?对应的机制电价又能够低到多少?

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视这个话题。

当然,也有一些正向变量,136号文之后,有人用脚投票选择不玩了,竞争不再激烈,投资商的预期收益率可能会提升,这个角度又可能导致机制电价的报价更高。

机制电价的最终走向,必然是多因素的博弈结果。

不过,机制电价终究是与市场化价格趋同,达到一定程度,新能源项目自然是进入市场化交易,而不是进入机制电量,就达到了均衡状态,机制政策失效。

这只是时间问题,快慢而已,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会有差异,甚至相同区域、相同品种的不同市场主体也会有差异。

价格机制越来越明朗

不管怎么样,价格机制会越来越明朗。

尤其是对比今年10月的2026年机制电价,将更有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省份的机制电价出炉,相信新能源产业链的利益格局也将越来越明朗。

这自然是好事。

只有价格机制的明朗,收益模型才能明朗,新能源项目投资才能重塑信心,在新规则、新秩序下回到正常发展的状态,市场主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玩不玩,怎么玩,玩多少。

136号文的至暗时刻才有望过去。

最后,再说句题外话,前些年光伏电站项目还是太滋润了,对比而言,储能电站从一开始就要市场化得多,无论是独立储能对应集中式光伏,还是工商业储能对应工商业光伏,成本控制及利益博弈都要更加充分。

本质上,简单的钱不好赚。

光伏,如今只是回归市场化的正常状态罢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热搜一下 : 136号文 山东省 电价
555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5-09-15 11:23:09
    0.225元/kWh机制电价,存在即合理,并有望继续下探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