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作者 / 梁红
来源 / 芯流新能源
据知情人士透露,阳光电源正调整电芯供应链,早期,公司曾与三星合作研发电芯,而近期,公司包下了中创新航的电芯专用产线,以满足自身电芯需求。
这不仅反映出阳光电源不造电芯,但绑定核心供应商的轻资产发展模式,更体现了公司对宁德时代的主动脱钩。
过去,阳光电源长期坚持“无电芯”战略,专注于逆变器、EMS等集成系统业务,而将电芯生产外包,宁德时代当属公司的核心电芯供应商。
然而,作为阳光电源的首席供应商,宁德时代电芯价格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议价权使得阳光电源亟需培育二供甚至三供。
2024年开始,阳光电源就与宁德时代在中东这一新兴市场展开了血战,海外市场的争夺也成为了两家公司“分手”的导火索。
当前,储能行业的价格内卷已经从国内传导至国外,而宁德时代的业务定位从单纯的电芯供应商,转向电芯与储能系统并行。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市场是宁王电芯业务的出海主阵地,然而,公司并未选择在该市场大力发展储能系统业务。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下游客户的杀价本就压缩了公司电芯业务的盈利空间,若公司的储能系统业务也在欧洲市场卷入价格厮杀,那么,宁德就将面临电芯与系统盈利均被摊薄的双重困境。
由此,宁德时代选择在公司电芯业务占比较低的中东市场拓展储能系统业务,这就不可避免的与阳光电源产生直接竞争。
短短半年之内,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约的7.8GWh储能项目,就先后被比亚迪2.5GW/12.5GWh储能系统订单与宁德时代19GWh的天恒储能系统项目抢了风头。
与此同时,储能网数据显示,中企在中东市场4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已经压低至88美元/kWh,比欧洲市场低22%,部分国内企业仅能参与EPC环节,市场竞争激烈。
除了中东市场,阳光电源40%-50%的利润来自于北美储能市场,而该市场压力也十分明显,公司的竞争者不仅有国内的友商,还有大量海外的巨头。
储能网数据显示,特斯拉、Fluence等北美企业主导高端市场,直流侧系统报价高达150美元/kWh,毛利率超过30%;而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等中资企业只能以80-90美元/kWh的低价巩固市场份额。
尽管失去了宁德时代这一核心供应商,阳光也并未选择投建电芯固定资产。
从前期投入上看,电芯生产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且技术迭代风险高,面对着当前的大电芯内卷,阳光电源下场较晚,技术和资金压力都很大。
从市场应用上看,欧美市场对电芯本土化生产的政策压力渐增,阳光电源若自产电芯,可能面临海外建厂的高成本,而合作模式则可灵活选择当地认证的供应商,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此时,中创新航的崛起恰好填补了阳光电源的轻资产需求。
2024年,阳光电源与中创新航合作的两个标志性项目就已引发行业的极大关注。
沙特7.8GWh储能项目中,中创新航为阳光电源的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独家供应314电芯,凭借长循环寿命与高性价比脱颖而出;阳光电源的英国Fidra Energy 4.4GWh订单,同样采用中创新航电芯,进一步巩固双方合作。
中创新航以价格优势切入,叠加其武汉、成都等产能规模和快速响应能力,成为阳光电源平衡成本与性能的合适对象。
当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储能一体化野心初现,各公司正从电芯制造向系统集成延伸,凭借核心零部件成本优势挤压传统集成商空间。
与此同时,面对电芯巨头的降维打击,阳光电源、Fluence等系统集成商加速与中创新航、楚能新能源等二线电芯企业结盟,试图形成对电芯巨头的反制。
阳光电源的抉择,为储能行业提供了一条中间路径,既不盲目跟随电芯企业的一体化浪潮,也不固守传统集成模式,而是通过战略合作重构供应链话语权。
阳光电源轻资产做电芯的战略,或将成为储能供应链合纵连横的先声。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