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华夏能源网

投稿与合作

欢迎来到华夏能源网,如有新闻报道、品牌传播、稿件发布需求,请按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一、免费发布:我们欢迎能源、财经及相关领域有较强新闻价值、较高思想水准的优质稿件,请附上联系方式投稿至tougao@mail.hxny.com,我们将择优、免费刊发。如48小时内没有回复,请自行处理您的稿件。 二、定制服务:如果您有更多的产品宣传、公关传播需求,我们很乐意为您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欢迎垂询QQ/微信:805922102,邮件:hezuo@mail.hxny.com。


热点话题
首页 > 新闻 投融资 > 电力 > 正文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30·60目标”下,能源电力与汽车交通如何融合转型?

2021-04-01 14:17:24 |  阅读 6407 生成海报 收藏
汽车与交通领域,将承担着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代石油消费主力军的作用。

作者 / 王志轩

来源 / 零碳驱动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

半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30·60”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其中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下面,围绕这个主题谈几点想法:

一、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实现“30·60”目标,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关键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特征是持续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而汽车与交通领域,将承担着大规模消纳新能源以替代石油消费主力军的作用。

通过汽车和交通领域大规模以电代油,将会降低石油消费比重,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减少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电力系统在为汽车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及优质服务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加速电能替代和汽车交通的转型发展。

同时,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交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大量固定及移动用的电源及储电设备,为解决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大量接入对系统造成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问题提供了可以预期的解决方案。

因此,电力及汽车交通的融合发展,既是各取所需,又构成了良性的工业生态模式,从而会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转型。由此看来,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是必然的,也将贯穿于低碳转型的全过程,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

二、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的内涵及要求

查阅词典可知,“融合”一词,在物理意义上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传统的电力与汽车交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煤电运”的上下游关系上,在业务性质上分属不同领域,主要的关系是靠合同的“接合”而不是“融合”。

在低碳转型下,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主要是指,原来相对独立的行业、产业或组织,在一个总目标下,为了实现高效、协调、共赢而采取共同认可和推进实施的方案、方法、行动的过程或结果。总目标是:促进实现“30·60目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电力、汽车与交通的高量发展。

电力与汽车交通的融合涉及众多产业链和供应链,包括新能源、电网、电池、充换电、岸电、交通工具、道路港口、居民小区、公共设施、汽车产业、汽车用户……等等难以计数的产业和环节。从供应侧的角度看,重点是电力系统、汽车交通、电池、充换电领域等。因此,融合主要指以上各主体的融合。我认为,融合主要包括:理念、政策、规划、标准、管理、商业模式的融合。

理念融合是前提,是解开认识局限、行业“烟囱”、地区壁垒之锁的钥匙,是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内在动力。政策融合是提高系统效益,解决瓶颈制约的外部推动力和引导力,有什么的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规划融合是不同主体在一个共同目标下行动的依据和蓝图,是各自小目标与总体大目标协调和体现。标准融合,既是形成共识的体现,也是融合的关键成果和基础;管理融合是在规则约束下为共同目标奋斗的保障,也是诚信制度的落实的基础。商业模式的融合,是总体利益分配机制的落实,也是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上融合之间互相关联,在实施融合过程中不同主体只有求大同、存小异,以创新的精神为用户持续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益的服务才能大功造成。

三、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及主要问题

一是电力发展为交通汽车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电力物质基础。我国电力系统不论是发电总装机、年发电量、电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不论电网技术水平、发电技术水平、电力可靠性指标、污染控制技术水平也是世界先进,近十多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不论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已居世界首位。2020年全社会发电量达7.6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已达到32.1%,煤电发电量比重近15年来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

二是充电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截止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50万台,充电站4.33万座,换电站528座。建成了世界上充换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新能源发电量比重仍然很低;二是电力系统缺乏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灵活性资源,与发达国家灵活性资源约占50%相比,我们才约5%左右;三是储能系统整体发展滞后,应对“灰犀牛”“黑天鹅”类力电力系统风险能力不足。四是充电设施还难以满足用户数量上和服务体验上的需求;五是充电服务的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六是电动汽车储能的功能与电网需求之间的匹配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融合发展远远不够。

四、建议

促进能源电力与汽车交通融合发展,还需要从以上六个融合方法系统筹划。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前布局、提前规划,加强沟通和协作,为此,我以下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开展交通汽车和配电网融合研究,提升电池安全、高能的充放电水平,研究主动配电网下支撑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的技术体系。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探索电力交易市场化下用户侧商业生态,建立各种形态的负荷聚合商、充放电服务商,发挥市场机制,实现车企、用户、运行商、电网的共赢。

三是提前规划布局。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涉及面广,需要开展顶层设计、提前布局。要建立起行业间的交叉融合部分,特别是在配网侧和用户侧的协商、协同机制。

四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要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标准体系研究,加快分布式储能标准制定,推动技术和标准预研,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示范。

五是出台政策支持。实现能源电力与交通汽车转型发展需要政策支持,要加强政策研究,在电力交易市场规则、电池梯级管理、财政支持等方面出台相关要求。

今天,协鑫集团和协鑫能科发布“能源战略转型计划”我认为是电力与汽车交通领域融合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协鑫集团在5年前就成为了中电联的一员,且为中电联的副理事长单位和中电联电动汽车与储能会会副会长单位,表明了电力系统与新能源、与储能领域的合作融合是成功的,是符合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及汽车储能转型发展规律的,也将继续为中国能源电力、汽车交通之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经验。

(王志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会长。本文根据其在协鑫“零碳驱动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演讲编辑整理而成)

热搜一下 : 中电联 王志轩 能源电力
555
更多> 相关股票

最新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文作者
    • 默认头像

      简介:

      最新文章
    更多> 快讯
    Top10 48H热文榜
    更多> 专题策划
    更多> 论坛 / 活动
    合作伙伴: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Copyright © 华夏能源网 京ICP备1303171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0347
    2021-04-01 14:17:24
    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30·60目标”下,能源电力与汽车交通如何融合转型?
    长按右侧二维码阅读原文
    更多好文请关注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
    立足能源 聚焦双碳 深耕财经
    长按图片保存到本地